<acronym id="4juv8"><label id="4juv8"><listing id="4juv8"></listing></label></acronym>
<p id="4juv8"></p><big id="4juv8"><strike id="4juv8"><ol id="4juv8"></ol></strike></big>
<li id="4juv8"></li>

    行業視角

    疫情之下職場人就業求職情況專項報告

    作者:數道研究來源:發布時間:2020-03-18
    分享: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給職場人士帶來了深遠影響。為了解疫情來襲后職場人就業求職現狀和發展訴求,廣西數道市場調查有限公司自發組織了公益調研,旨在通過此次調研對復工復產后的就業市場進行系統的評估,評估疫情帶來的影響以及職場的變化,為社會各界人士應對疫情帶來深層次影響提供參考,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本次調查累計開展時間7天,為避免新冠病交叉感染,全部采用線上調查方式。調查周期內,共回收有效樣本量2138個,其中在職人員占68.1%,求職人員占31.9%;男性占43.4%,女性占56.6%。從年齡段上看,18-35歲樣本占絕大多數,占87.6%;從學歷水平看,本科和大專的學歷占79.2%,初中及以下、高中/中專、研究生及以上三類學歷樣本均占10%以內。


    一、調研發現


    (一)在職人員


    1.從事公共服務的機關單位從業人員工作量劇增


    總體看,工作量增加的受訪職工和工作量減少的受訪職工均在四成左右,約兩成受訪者表示工作量沒有變化。其中從事公共服務的機關單位從業人員工作量劇增。


    1585795745924279.jpg

    圖 1  在職人員工作量變化情況

    從行業上看,疫情影響下,各行各業工作量變化情況不一,其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行業,表示工作量增加的受訪者占72.2%;建筑業中,約有五成受訪者表示工作量沒有變化;而農業和服務業工作量明顯減少,比重分別為66.7%、42.6%。



    1585795778885551.jpg

    圖2  不同行業在職人員工作量變化情況

    從企業性質看,機關單位工作量增加明顯,比重達85.7%;而在私營企業,表示工作量減少的占46.1%。



    1585795807606575.jpg

    圖3  不同企業在職人員工作量變化情況


    2.服務行業、私營企業從業人員收入受影響較大


    疫情對職場人收入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總體上看,收入增加的受訪職工不到5%;收入減少的受訪職工超過半數,其中有19.5%的受訪者表示收入減少了很多;另外有41.6%的受訪者表示收入不受影響。其中,疫情對服務行業、私營企業從業人員收入影響較大。


    1585795831644659.jpg

    圖4  在職人員收入變化情況


    不同行業內,服務業、制造業收入減少的受訪職工均占一半以上,其中服務業整體受疫情影響更為明顯,表示收入減少受訪者占比為72.1%。


    1585795879333410.jpg

    圖5  不同行業在職人員收入變化情況


    不同企業間,私營企業和其他類型企業從業人員收入受影響較明顯,有六成以上受訪者表示收入減少,其中私營企業收入減少的受訪職工占67.1%,而在企業內,職位越高的員工收入影響更為明顯。


    幻燈片6.JPG

    圖6  不同企業在職人員收入變化情況

    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會采用降低員工工資、增加員工工作量等手段來降低企業成本、節省開支。調查顯示,在工作量增加的受訪者中,收入增加的僅有6.7%,還有33.3%表示收入減少;在工作量不變的受訪者中,收入增加的有13.2%,收入不受影響與收入減少各占四成左右;在工作量減少的受訪者中,有近八成表示收入減少。

    1585795984400195.jpg

    圖7  工作量變化時收入變化情況



    3. 新業態、服務業人才流失嚴重,行業風險高


    調查顯示,疫情對大部分受訪職工工作崗位沒有影響,對少數受訪職工工作崗位產生一定影響。具體來看,受訪者有超過20%認為可能被轉崗、被迫跳槽和失業等,其中,有11.7%的受訪者認為可能會失業。不到3%的受訪者認為可能會升職加薪。


    幻燈片8.JPG

    圖8  在職人員崗位受影響情況

    新業態、服務業人才流失嚴重,行業風險高。新經濟行業中,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可能被轉崗、被迫跳槽和失業;服務業中近30%受訪者認為可能被轉崗、被迫跳槽和失業。

    1585796041112252.jpg

    圖9  不同行業在職人員崗位受影響情況



    4.就業市場波動效應開始來臨,私營企業波及面更廣


    關于企業/單位是否因疫情影響而裁員,有22.7%的受訪者認為有可能,有48%的受訪者認為不可能。



    1585796071324502.jpg

    圖10  企業/單位裁員可能性分析

    就業市場波動效應開始來臨,私營企業波及面更廣,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流動可能性較低。調查顯示,私營企業受訪者有31.6%認為企業可能會裁員,國有企業有14.3%受訪者認為有可能會裁員,機關、事業單位及集體企業裁員可能性較低。


    1585796098225959.jpg

    圖11  不同企業在職人員裁員可能性分析


    5. 職場人員積極自救,職業規劃更注重技能提升


    疫情影響下,職場人員積極自救,職業規劃更注重技能提升。在職人員中,有42.9%的受訪者考慮提升技能,有10.4%的受訪者考慮考證,考慮跳槽、轉行及更換就業城市均不到10%,另有21.4%的受訪者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沒有考慮。

    1585796142502912.jpg

    圖 12  疫情下在職人員職業規劃分析

    從年齡上看,年齡在36-45歲之間的受訪者有較為豐富的職場經驗,考慮跳槽或轉行的人數占比也相應較高,占33%,其次是18-25歲偏年輕的受訪職工,考慮跳槽或轉行的比重為18%。

    1585796169105169.jpg

    圖13  疫情下不同年齡段在職人員職業規劃分析



    (二)求職人員

    1.求職難、面試難、入職難,“三難”困擾求職市場


    調查顯示,有61.1%的受訪求職人員表示因為疫情影響計劃暫緩找工作。

    1585796205107424.jpg

    圖14  疫情下求職人員是否暫緩找工作

    疫情影響下,求職群體求職難、面試難、入職難,凸顯求職市場困境。接近四成受訪者因疫情之下面試不方便而暫緩找工作,還有近四成受訪者擔心存在被新冠肺炎感染的風險。應屆畢業生是求職大軍中的弱勢群體,校園招聘會、宣講會等求職渠道嚴重受限,就業更為困難,因為面試不方便而暫緩找工作的2019年、2020年畢業生超過半數。

    1585796237879569.jpg

    圖15  暫緩找工作原因分析



    2.受疫情影響,求職信息獲取渠道變窄


    通過訪問自己感興趣的用人單位人事部門或網站、各大招聘網站、學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欄、各類人才招聘會等方式是獲取求職信息的主要渠道。疫情后,各求職渠道采用率有小幅度變動,通過地方性招聘網站或APP、觀看或收聽媒體就業指導欄目兩種求職渠道獲取信息的比重較疫情前提高了11個百分點;由于疫情期間人員流動減少,通過各類人才招聘會、親朋好友介紹兩種求職渠道獲取信息的比重下降了4個百分點。

    1585796265764459.jpg

    圖16  疫情前后求職渠道分析



    3.線上求職風靡,是當下最有效求職方式


    疫情影響下,“線上求職”備受推崇,求職人對于“線上求職”的看法各有不同,其中有65.3%的受訪者認為線上求職可以避免奔波比較方便,但也有48.6%受訪者擔心線上求職遇到虛假消息。

    1585796289677922.jpg

    圖17  求職人員對線上求職的評價



    4. 就業群體渴望改善就業環境,知識技能提升成自救主要方式


    疫情之下,就業群體渴望擁有良好的求職環境,尤其是對于知識技能的訴求更為迫切。超過半數受訪求職人員期望提供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和服務指南,全力加強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多級聯動增加崗位供給、舉辦大型網絡招聘活動和擴大線上招聘服務、多種途徑開拓招聘渠道的提及率在40%-50%之間。

    1585796334445292.jpg

    圖18  求職人員對于政府部門提供幫助的愿景

    對于應屆畢業生而言,除了期望能提供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和服務指南外,他們更加期望能夠實施高校畢業生線上招聘專項行動。

    1585796368705549.jpg

    圖19  2019年、2020年畢業生對于政府部門提供幫助的愿景


    5. 求職人員普遍渴求疫情早日結束,就業市場恢復秩序


    調查顯示,求職人員普遍渴求疫情早日結束,就業市場早日恢復秩序。具體來看,處于低風險區選擇本地就業意愿的求職人員有52%,選擇異地就業的僅有4%;處于高風險區選擇本地就業意愿的求職人員有25%,而選擇異地就業的有50%。所在區域疫情風險級別越高,求職人員選擇異地就業意愿越高。

    1585796402136897.jpg

    圖20  求職人員就業傾向分析



    (三)總體情況

    1. 疫情波及效應還將持續,一定周期內壓力是常態


    調查顯示,僅一成左右的受訪職工表示自己的職業規劃發展沒有受此次疫情影響,職業規劃發展受到較大或極大影響的受訪職工超過四成??梢?,疫情之下,多數職場人職業規劃發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

    1585796441405316.jpg

    圖21  疫情影響下職場人職業規劃發展受影響程度

    注:問卷采用10級制評價(0表示沒有影響,10表示影響極大),本報告將等級評價進行以下分類:0表示沒有影響,1-4表示影響較小,5表示影響一般,6-9表示影響較大,10表示影響極大。


    疫情波及效應還將持續,一定周期內壓力是常態。不到一成的受訪職工表示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沒有壓力,相比之下,超過半數的職場人表示壓力很大??傮w而言,疫情影響下,職場人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感到很大壓力。

    1585796470291239.jpg

    圖22  疫情影響下職場人的職場壓力程度

    注:問卷采用10級制評價(0表示沒有壓力,10表示壓力極大),本報告將等級評價進行以下分類:0表示沒有壓力,1-4表示壓力較小,5表示壓力一般,6-9表示壓力較大,10表示壓力極大。


    2.宏觀、中觀調控效果初現,扶持政策對就業市場作用周期相對滯后

    隨著復工復產推進,各級政府機構紛紛出臺一系列就業幫助和保障措施,扶持政策調控效果初現,但對就業市場作用周期相對滯后。經調查發現,有15.5%的受訪者表示不了解當地政府部門提供的相關就業幫助和保障措施,了解較多或極為了解的受訪者僅占28.8%,群眾對于就業幫助和保障措施的知曉度普遍不高。

    1585796667135205.jpg

    圖23  疫情影響下職場人對當地就業幫助和保障措施的知曉程度

    注:問卷采用10級制評價(0表示不了解,10表示極為了解),本報告將等級評價進行以下分類:0表示不了解,1-4表示了解較少,5表示了解一般,6-9表示了解較多,10表示極為了解。


    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的受訪職工對當地政府提供的就業幫助和保障措施表示滿意。

    1585796696779133.jpg

    圖24  疫情影響下職場人對當地就業幫助和保障措施的滿意程度

    注:問卷采用10級制評價(0表示不滿意,10表示極為滿意),本報告將等級評價進行以下分類:0表示不滿意,1-4表示較不滿意,5表示一般,6-9表示較為滿意,10表示極為滿意。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南寧市快速反應,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南寧市人社局第一時間研究布置,在全國率先落地疫情期間穩崗返還政策,加強返還資金,加強重點支持。關于對南寧市人社局穩崗政策評價,超過八成受訪者對南寧市人社局穩崗政策評價為滿意。

    1585796727110669.jpg

    圖25 疫情影響下職場人對南寧市人社局穩崗政策滿意程度

    注:問卷采用10級制評價(0表示不滿意,10表示極為滿意),本報告將等級評價進行以下分類:0表示不滿意,1-4表示較不滿意,5表示一般,6-9表示較為滿意,10表示極為滿意。



    3.就業市場期待更多政府穩崗就業和企業支持政策,但已積極開展自救

    疫情影響下,求職就業形勢更加復雜,降薪、裁員、縮招等負面影響愈發嚴峻,就業市場期待更多政府穩崗就業和企業支持政策,但已積極開展自救。調查顯示,超過半數人希望能夠出臺更多穩就業政策以應對就業需求。

    1585796779611438.jpg

    圖26  職場人對當前求職就業形勢的愿景

    疫情發生以來,企業復產復工面臨諸多困難,導致就業求職形勢愈加嚴峻。就如何有效破除企業面臨的困境,有超六成受訪者提及“政府頒布并完善企業支持政策”、“合理利用政策、法律,最大限度減少企業/個人損失”。也有超五成的受訪者提及“政府在財政方面直接給予企業扶持”。

    1585796806575033.jpg

    圖27  職場人對破除就業難等局面的建議



    二、調研小結

    (一)就業市場活力減弱,職場人士就業不穩定


    就業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疫情爆發后,就業市場受影響深重,超過半數在職人員收入減少,近九成在職人員感到職場壓力大,同時超過六成求職人員暫緩找工作。私營企業運營難,裁員可能性高、生存危機大,超過三成的私營企業員工認為企業有可能裁員,極大可能造成失業率提高,群眾恐慌心理加劇。新經濟和服務行業風險高、人才流失壓力大,認為可能被轉崗、被迫跳槽和失業的員工在三成以上。服務業是我國吸納就業最多的產業,推動服務業發展,釋放消費潛力,培育壯大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服務業新模式、新業態是當務之急。

    在疫情對就業市場產生負面影響的同時,也倒逼就業市場進行優化和調整。更多在職人員對于職業發展和規劃更為科學化、理性化,超過50%的在職人員考慮提升技能或考證,而不是輕易跳槽、轉行或更換就業城市。疫情過后,就業結構或將在行業間調整,部分產業如電商等將快速發展,人工智能、遠程辦公等新技術廣泛應用,從而形成新的就業機會。



    (二)應屆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困難,需重點關注


    應屆畢業生是就業市場中的弱勢群體,抗風險能力較弱,在疫情到來之際面臨更多的困難。校園招聘會是應屆畢業生的主要求職渠道,疫情影響下,現場招聘會全面暫停,應屆畢業生只能通過線上招聘渠道找工作。對比疫情前后,通過校園招聘會等各種線下大型招聘會獲取求職信息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失業率上升、崗位減少將加劇弱勢求職群體就業壓力,需要政府及時進行干預,加強對重點群體失業狀況跟蹤調查,幫助其渡過危機。調查發現,超過半數應屆畢業生期待能夠提供線上職業技能培訓和服務指南以及實施高校畢業生線上招聘專項行動。



    (三)促進本地就業,加強人才儲備

    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局勢逐漸向好,高風險地區再度減少,但是疫情仍未徹底結束,就業市場恢復正常還需一定周期,短時間內,疫情對就業市場的沖擊和影響仍無法完全消除。調查顯示,求職人員多數傾向于本地就業,在一系列穩就業政策落實下,進一步提高了本地就業積極性。待疫情解除后,企業各個崗位空缺現象基本顯現,人員補充與選拔工作成為當務之急,疫情過后的回城潮,也就為大規模招聘提供了充足的人員來源,企業可以乘機抓緊補充、儲備人才,加強企業人才梯隊建設。


    (四)宏觀、中觀調控效果初現,扶持政策對就業市場作用周期相對滯后


    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穩就業工作,各地政府部門紛紛出臺穩崗穩就業政策,積極提供相關就業幫助和保障措施。據調查,僅有近三成職場人士對政府部門提供的相關就業幫助和保障措施了解較深,知曉率不高,有七成職場人士表示滿意,這表明,穩崗就業等政策得到廣大職場人士的支持與認可,但政策落實覆蓋面不夠廣,仍有必要以多種形式開展宣傳,確保政策落實到實處。



    (五)政府扶持不能少,積極自救是關鍵


    想要穩就業先得穩企業,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體,是穩就業的關鍵所在。超過半數職場人士希望能夠出臺更多穩就業政策以應對就業需求,有68.5%的職場人士希望政府頒布并完善企業支持政策,還有一部分人希望企業通過合理利用政策和法律來最大限度減少企業/個人損失、企業互助、保證現金流、企業降低成本等措施積極進行自救。企業的自發救市到政府的扶持幫助,是一個共同推進的產物,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只有企業積極自救,政府扶持精準,才能夠有效破除當前疫情影響下就業求職的不利局面。


    本次公益調查,完全由廣西數道市場調查有限公司自發組織,在調查過程中,社會各界人士給予了大力支持和鼓勵,謹以此報告向奮戰在一線的防疫人員,管理者,從業者,以及復工復產后積極回到工作崗位的社會公眾致以崇高的敬意。芬芳三月,春風和暖,柳芽初綻,萬象更新,我們戰勝疫情指日可待!

    1585809018632179.jpg

    1585809018402390.jpg

    1585809018118965.jpg


    1585809018101688.jpg


    1585809022129796.jpg

    1585809018246744.jpg


    1、本報告版權歸數道研究所有;

    2、轉載請注明出處。

    Copyright ? 2019 廣西數道云數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備17012155號-2

    網頁設計博信網絡   版權聲明

    日本特级黄色网站二区_免费一级又a一片久久精品网_国产在线视频国产永久2021_亚洲性色在线无摭拦免费观看网站

    <acronym id="4juv8"><label id="4juv8"><listing id="4juv8"></listing></label></acronym>
    <p id="4juv8"></p><big id="4juv8"><strike id="4juv8"><ol id="4juv8"></ol></strike></big>
    <li id="4juv8"></li>